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晚上,应朋友邀请,在朝阳区文化馆三层剧场观看了多媒体网络剧《我们走在大路上》(舞台版)。这是由黄纪苏编剧、王焕青导演的创新舞台剧,整个演出将近三个小时。演出结束后,部分人员被留下来,对该剧进行了现场座谈讨论。    因为黄纪苏编剧是以思想性创作著名,他曾经创作话剧《切*格瓦拉》并获得很大成功,所以应邀留下来座谈的有很多文化界、思想界的著名人物。有:名著《潜规则》、《血酬定律》的作者吴思,著名“自由化”学者徐友渔,经济学者刘力群、荣剑,当年在天安门广场上绝食并代表学生和侯德健一起紧急情况下与戒严部队谈判的社会学家周舵,上书全国人大要求启动审查收容遣送制度违宪情况程序的著名公民律师藤彪,还有王小东、杨平、韩德强等知名人士。大家发言很热烈,有人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有人很尖锐。徐友渔对剧本的思想性持全面否定态度。导演王焕青最后表示对在场部分文人、学者的强烈反感,甚至说:“我蔑视你们!”    我的发言大致内容如下:    我说,我认为,这是一部成功的舞台剧。大胆的创新形式、很多优秀的群体动作造型、大量独特而艺术并充满智慧的舞台协作语言、动听感人的主题歌曲、思想性探求精神等,都可以说是很成功的。有些高潮部分甚至是相当有震撼力、相当感人的。如果有好的经纪公司推广,应该是能在全国成功巡演并引起轰动效果的。我相信,广大民众会很喜欢这部剧。至于有的学者、思想家感到该剧的立场、观点、思想性深刻程度等有问题,我可以理解。但我要说,我们不能要求一部艺术作品承担太重的社会指引责任和思想使命。观众能在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被牢牢吸引、甚至深深感动,这本身就是一部舞台剧成功的明证。至于说,剧的内容思想性上,当然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对中国近年社会问题产生的深刻根源的实质性回避,对西方文明、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的浅薄理解等。但即便是这些,也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我们不能指望编剧能完整回答今天社会的全部问题,更不能指望一部剧给民众指出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全剧能对我们民族、我们国家基层民众的心灵苦难和现实命运予以表达和关注、能进行深层的追寻和呼唤,就已经很让人感动了。当然,下半场有些罗嗦和冗长并多陷于简单的社会牢骚,有些令人遗憾。但结尾的处理还是应该说是比较好的,尽管结尾部分处理得有些仓促,但能结在“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群体不管有多少苦难、多少分歧,还是要紧紧携缠着一起走,走在我们的大路上”这个共识上,还是很不错的。总之,我个人认为该剧是比较成功的。   散会后,还有人就中国前途和剧本的思想、立场等问题,站在剧场外久久争论。   这个舞台剧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话题:



0

推荐

王功权

王功权

53篇文章 14年前更新

字庶之,网名VC007,学佛用名益西雍仲,曾用笔名齐放。企业家、风险投资家,格律诗人。 2005年加盟鼎晖投资负责创办鼎晖创业投资基金,现为鼎晖创业投资基金高级合伙人。 发起创办中华诗词(BVI)研究院,兼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有个人诗词专集《庶之词集》出版。 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wanggqvc007 座右铭: 以一个公民的努力,推动和见证中国社会的进步。 博主寄语: 《蝶恋花》 又忆当年风卷燕。翦翦翻飞,惊点秋云乱。落叶千山红洒遍,梧桐树下空空院。 梦寄回回总未见。醒也唯留、一枕双痕面。瘦伴残霞孤向晚,谁人知有轻轻叹?

文章